酸枣仁汤医案4
伍某,男,76岁,2016年11月2日初诊,近因腰痛至医院心血管科用红外线治疗仪治疗,照射背部,使用3天后腰痛减轻,但夜间盗汗,出汗烦躁不安,眠差,口稍渴来治。诊时见证如上,苔少舌红,脉弦细,用酸枣仁15g 知母10g 茯苓10g 甘草5g 夜交藤10g 浮小麦15g X5剂。并停用红外线治疗,药后出汗除,睡眠亦有好转,后停药。
按语:阳加于阴则为汗,患者年事已高,本来为阴虚体质,再用红外线照射火上浇油,故汗出,因其有烦躁、头晕,睡眠欠佳,苔少舌红,脉细弦等等,符合酸枣仁汤证,故投之见效很快。
酸枣仁汤类证鉴别
7.百合地黄汤。百合地黄汤病位在心肺,酸枣仁汤病位在心肝,百合地黄汤病机是心肺阴虚内热,酸枣仁汤病机是心肝血虚,酸枣仁汤以虚劳虚烦不得眠为主症,百合地黄汤以食复不能食,常默默,欲卧不能卧,欲行不能行,如寒无寒,如热无热,口苦,小便赤等为主症。
8.柴胡加龙骨牡蛎汤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见于伤寒论,原文:伤寒八九日,下之,胸满烦惊,小便不利,严语,一身尽重,不可转侧者,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。该方由小柴胡汤去甘草加生龙骨、生牡蛎、桂枝、茯苓、大黄、铅丹而成。个人认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少阳转厥阴兼阳明,临床用于失眠主要需有惊恐、甚至做噩梦,噩梦后容易出汗,舌苔白舌质淡红,脉弦。
酸枣仁汤加减变化
用于虚烦不眠,可加夜交藤、百合;若用于心律不齐可以加田七、琥珀,若心率偏快,可加丹参、磁石;若兼有喉阻咽痛的,可加牛蒡子、射干、马勃、银花、连翘,汗出可加浮小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