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垣清暑益气汤案2
王某,女,35岁,浙江宁波人,2019年10月19日首诊,主诉:胸闷、气促18个月。患者2018年3月因中旬因胸闷、气促,活动后加重,伴咳嗽咳痰就诊于宁波市某医院,诊断为特发性声门下气管狭窄(疑因肉芽组织增生所引发),予平喘、止咳、化痰等对症治疗效不佳后植入硅酮沙漏支架,其后因放入支架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不适反应,于2018年12月中旬行声门下沙漏支架取出术,将其支架取出。出院诊断为:1.特发性声门下气管狭窄﹔2.硅酮沙漏支架取出术后。现症见:现不咳嗽,仍感胸闷、气促,活动后气喘加重,喜深呼吸。易疲乏头晕,劳累后易心慌,晨起咽中有黄浓痰,咽喉部有异物堵塞感,易咽痛咽干、咽不痒无灼热感,口渴欲饮温、口粘、无鼻塞流涕,纳一般,无胃胀反酸。尿黄、频、尿急、尿不尽,大便质中。腰酸,怕风怕冷,尤以足冷明显。易汗出,动则汗出,关节不痛。寐浅,月经量少,少量血块。形体适中,情绪焦虑,语声低微,面色稍萎黄,舌体胖、舌红稍暗、苔黄腻、舌中有裂纹、舌下络脉稍粗;脉软寸尺旺;咽红。
拟用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,具体方药如下:
1方.白术6克、升麻6克、神曲10克、陈皮10克、苍术6克、麦冬6克、当归6克、炙甘草5克、生晒参10克、青皮5克、黄柏10克、葛根6克、五味子6克、黄芪15克、泽泻10克、蛤驮3克、积壳6克、桔梗6克、法夏6克、茯苓6克、川贝3克。水煎服、15剂。
2方.郁金5克、僵蚕5克、牛劳子5克、甘草5克、枇杷叶5克、连翘5克、茯苓5克、浙贝5克、马勃5克、金银花5克、射干5克、杏仁5克、共碾细末、7剂、水冲服、每次5克、每天2次。
二诊(2019年11月4日):服上方后胸闷气促、出汗等症状好转明显。现症见:仍稍感疲乏头晕,活动后气促、胸闷明显,平素不胸闷。劳累后喜深呼吸,晨起喀少量白粘痰,现不易上火、不易出汗,怕风怕冷,寐可,纳可、无反酸打嗝。口渴口粘好转,尿黄、急、尿不尽感,大便近期偏干。腰酸,白带量多,舌体胖、舌红稍暗、苔黄稍腻、舌中有裂纹、舌下络脉稍粗;脉软寸尺旺;咽红。继予原方加减用药:1:守上方1方加杜仲10克、桑寄生10克,黄芪加至20克。水煎服、30剂。2:守上方2方,共碾细末、10剂、水冲服、每次5克、每天2次。
三诊(2019年12月23日):服上方后诸症好转效佳。现症见:近期易头晕、稍感乏力,无耳鸣、偶胸闷不心慌,气喘较前减轻,喜深呼吸。晨起少量白粘痰、较前易喀。白带量减少,月经量较前增加。情绪好转。舌体胖、舌红、苔黄稍腻、舌中有裂纹;脉软两寸浮。效不更方,继续守方,1:守上方1方祛青皮、加紫苏子5克、厚朴6克。水煎服、30剂。2:守上方2方,共F细末、10剂、水冲服、每次5克、每天2次。随访诸症好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