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垣清暑益气汤案3
戚某,女,62岁,已婚,江西南昌人。于2019年10月21日初诊。主诉:小腹坠胀感1年余,现症见:小腹坠胀,小腹不怕冷,与体位有关,平躺则缓解,行走则加重。头不痛、不晕,口渴饮温、口苦、口粘,胸不闷不慌,胃口一般、易胃胀、无嗳气打嗝、无吐酸,寐差、需服安眠药才可入睡,大便一天1到2次、质偏稀、难解、便后稍急胀、便前无腹痛无肠鸣、肛门稍感灼热,小便稍黄,平素易疲乏,易出汗,汗出以上半身为主,汗后怕风,偶感潮热,腰酸,相关检查无异,舌胖红、苔黄腻、边齿痕,咽红,脉软寸浮。辨证为脾虚夹湿热,拟用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用药,具体方药如下:当归6克、五味子6克、黄芪15克、苍术6克、陈皮10克、麦冬6克、甘草6克、葛根6克、升麻3克、青皮6克、泽泻10克、生姜3片、杜仲10克、党参10克、泽泻10克、大枣2个、黄柏10克、神曲10克、桑寄生15克、白术10克、水煎服、共20剂。
二诊(2019年11月13日):患者自诉服上方后小腹坠胀感已好转八分,现症见:稍感小腹坠胀,不易出汗,大便质中、一天一次,小便稍黄、纳改善、胃稍胀、胃偶隐痛、按之无不适,寐差,腰酸,口渴饮温、口苦、口粘,舌胖红、苔黄稍腻,咽红,脉软寸浮。效不更方,守上方加减,具体方药如下:当归6克、五味子6克、黄芪15克、苍术6克、葛根6克、泽泻10克、升麻3克、青皮6克、生姜3片、黄柏10克、杜仲10克、党参10克、大枣2个、陈皮10克、甘草6克、桑寄生15克、神曲10克、麦冬6克、夜交藤15克、白术10克、水煎服、共20剂。随访诸症皆平。
按:该患者小腹坠胀感一年余,其坠胀与体位有关,平躺觉舒,行走则加重,其小腹不怕冷。结合患者易胃胀,便稀,口苦、口粘、小便黄、易疲乏、舌脉等症状,辨证为脾虚夹湿热,患者求医一年多时间,前医多投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无效且有加重之势,因该患者不是单纯虚证,而是在脾虚的前提下还夹有湿热之邪,故单纯补虚易致病情加重。故用东垣清暑益气汤补中益气、清热除湿。因该患者易汗出、且汗出怕风等表现,故与防己黄芪汤合用,最后因患者还有腰酸痛表现,故加入杜仲、桑寄生以补肝肾强筋骨。二诊时患者欣喜自诉小腹坠胀已好转八分,且食欲胃胀及便稀、汗出皆改善,舌苔由前苔黄腻变成苔黄稍腻,提示脾气健运,湿热减退,效不更方,守上方加养心安神之夜交藤以助睡眠。